医药领域的模仿和微改进能力

  • 医药

posted on 31 Jul 2022 under category 生命科学

论模仿和微改进能力,中国药企是全球顶尖的,印度仿制药企只能算小弟弟,望尘莫及。

举几个例子:

  • 1、第三代EGFR抑制剂在国外目前只有阿斯利康的奥西替尼上市,其它结构纷纷失败,而国产则上了3款,全部在奥希替尼基础上微调,把专利空子玩了个遍。

  • 2、生物类似药看起来门槛挺高,中国药企一出手就整过剩,国产阿达木、贝伐单抗数量是其他国家的总和。

  • 3、pd1更是直上云霄,国产上市数量也是其他国家的总和,还有一堆在路上。

  • 4、第一三共ADC横空出世后,国内药物马上把第一三共专利翻个底朝天,恒瑞加个环丙基,然后覆盖一堆靶点,其他ADC药物也是快速跟进,有的学seagen,有的模仿IMMU-132,国产ADC在研总数迅速超过其他国家总合。

虽然如此,有些难度高的技术,国内药企短期还玩不好,比如mRNA、体内基因编辑、RNAi等门槛很高,无法简单模仿


创新某种程度上就是互相抄,结合微改进,就像苹果手机一样,没有多少是原创的,但是集成起来、做好就是好东西。

生物医药也一样,体内基因编辑里用到的sgRNA,verve、CRISPR都在抄intellia的核酸修饰,LNP的可离子脂质都在阿里拉姆基础微改进,mRNA在抄mRNA疫苗用的假尿苷。

Intellia和CRISPR都在抄beam的剪辑编辑技术,而beam和CRISPR在抄intellia的体内基因编辑。

而1型糖尿病和通用CART使用类似的技术解决排斥问题。

第一三共抄了seagen的肽linker,已经被起诉成功。

抄不丢人,只要不侵犯知识产权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