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斯克谈项目管理

  • 马斯克
  • SpaceX

posted on 27 Sep 2021 under category 工程技术

最近油管博主的Starbase访谈中,马斯克关于设计决策和项目管理的论述非常精彩,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。



研发五步法

  1. 让设计要求不那么蠢;
  2. 删掉“假如…就有用”的不必要组件和流程;
  3. 优化;
  4. 加速迭代;
  5. 自动化。

设计问责 所有决策和建议追溯到人而不是部门。(这里面举的例子细思恐极:在SpaceX实习生都可以提出设计建议而且被采纳)

测试 分步测试低效而且容易出错,尽可能的做全系统测试,除非少数部件从全系统测试里面得不出结果。

公司文化 每个人都是总设计师,都要从系统层面来思考优化方向。


可以看出马斯克在特斯拉工厂睡地板那段时间真的踩了很多雷,也真的把研发生产这一套玩明白了,所以才有星舰项目的“博卡奇卡速度”。

他在SpaceX搞的这一套新范式目前美国航天业已经开始推广,不光RocketLab这种小公司,连ULA都在学。反例是技术路线亦步亦趋,管理理念南辕北辙的蓝色起源,已经快把自己作死了。

任何东西总结成口号都显得苍白,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理念上的代差。 1.“星舰炸了不在任何人的风险清单上,至少炸之前不在”。很多人都讲他们是不畏失败,屡败屡战,属于理解错误,星舰炸了这个事在SpaceX根本就没有被定义为失败。之前的项目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各种资源掣肘炸一次还是很痛,到了星舰项目马斯克已经铁了心要把可能存在的子弹全部打出来,炸不炸完全不在意了。

2.“f9 block5已经更新了7个版本,早期版本的block5对我们来说都太差了,发射准备工作做起来屁股痛,只要有不回收的任务就赶紧拿去扔掉。”“现在生产的这些硬件要么炸了,要么装饰草坪,反正很快我们就有更好的东西出来了。”很多人觉得随便炸火箭很贵很浪费,但是从全局看,炸掉的硬件都是测试改进生产线的副产品,快产快炸的模式数据来得快,优化改进快,还省仓库,总体来讲是节约了成本,尤其是人力成本。

全系统,包括生产线和产品一起测试优化,不仅效率高而且省钱。反例请看至今只造了9台,跳票4年无法交付的BE-4。

3.“发射的时候栅格翼不收起来?”——“不收,增加复杂度,现在没意义” “航电20吨重?”——“现在还没优化这一块,也没必要” “登月星舰的着陆发动机怎么弄?”——“以后再看” “星舰的货舱门?”——“还没考虑” “轨道发射试验的目标是什么?”——“不要把发射台炸了,这个比推进器和星舰加起来还难造”

总结起来一句话,别的都不考虑,先入轨再说。入轨了才能真正开始推进器+星舰的全系统全尺度测试,同时还能卖载荷赚钱。反观20年坚持不入轨的某创业公司。

4.“人类移民火星的时候我早死了,但希望在我死之前能让这个趋势强到无法逆转。” 炉火纯青的画饼技巧,说这话的时候旁边的棕皮小哥眼睛里面都要冒星星了。不要以为画饼就是某会计那样瞎吹牛,马斯克的画饼套路分三步,一般人都学不来,尤其是第三步: 1)定一个让理想主义者热血沸腾的宏大目标,看起来不可能实现那种; 2)把大目标分解成一连串有点可能的小目标; 3)一个个实现这些小目标直到死,告诉后来者一定要把这条路走下去。

5.“特斯拉的电池组有一块玻纤垫子,在产线上是一个瓶颈。我当时就住在产线上试图搞定它,我先改自动化,改机械臂,增加扭力、增加速度blahblah,然后又改设计,反正这垫子又不受力,胶水不用全涂满,涂几个点就行了。我们数数啊,自动化是一个错,加速是一个错,优化又是一个错。到最后我问自己:这个鬼东西到底是干啥用的?我就跑去问电池安全组的人这个是不是防火用的,他们说不对这是降噪用的,我又去问降噪组的,他们说不对这个是防火的。最后我们发现这块垫子卵用没有,把它删掉了。”这一段真的是看得人血压上升,工程狗应该都遇到过这种事吧?

历史好的同学应该会觉得这个套路眼熟。总结一下,这次采访马斯克在技术力层面上展示不多点到即止,只能看出他对整个项目非常了解。但是在领导力、管理力和决断力上面,真的是满到要溢出来了。在航天领域这样的领导者不多见,如果星舰项目成功,他就是比肩科罗廖夫和布劳恩的伟大领导者,远超总工了。

知乎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