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星链(Starlink)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数据

  • 马斯克
  • SpaceX
  • Starlink
  • 太空
  • 通信

posted on 16 Sep 2021 under category 商业投资

卫星

据马斯克和SpaceX COO公布的数据,星链单颗卫星成本在50万美元以下(包括发射费用)。 2019年5月以来,已经发射了10多次、每次60颗,共800多颗卫星。第一阶段计划发射1500-1600颗,初步实现重点地区覆盖,已经完成过半。(2021年1-2月又发射了4-5发) 当前卫星生产速度是120颗/月,所以最高支持每月发射2次。

带宽

单颗卫星最大下载速度约20Gbps。单一用户体验约100-200Mbps,一颗卫星可以同时服务至少100-200名客户。 用户购买星链服务,需要先申请。这样可以避免同一区域用户密度过高,维持稳定的用户体验。 已发射卫星的用户接近饱和后,再逐步增加卫星密度,可以大幅减轻现金流压力。

用户

星链主要面向 没有光纤和4/5G 服务的用户。例如偏远地区、所有的海轮、客机等。 以美国为例,4G只覆盖了约93%人口,而美国有3亿人,即 2千万人没有4G网络(估计也没有光纤和ADSL等有线宽带服务)。2千万人中只要有5%愿意使用星链服务,那么一年就有 100万人100美元12个月=12亿美元收入。 一年12亿美元收入,就足以覆盖2400颗卫星的成本。

创新

星链的创新之处在于:

  1. SpaceX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,大幅拉低发射成本。
  2. 重用NASA龙飞船等NASA订单中的技术,覆盖了大部分卫星研发成本。海量生产卫星,带来生产规模效应,降低生产成本。
  3. 利用独一无二的火箭和卫星成本优势,通过海量卫星建立门槛,提供远超同步通信卫星的用户体验。
  4. 极少的人力维护成本,即可覆盖全球。整体运营成本比4G网络低得多。

Starlink单颗卫星成本只要50万美元,直接枪毙了高空气球和无人机。Goolge气球项目已经官宣终止了。

占用轨道

这几千颗卫星打上去,每颗卫星不过是足球场里的一粒芝麻。 我们可以算一算,地球半径6400公里,卫星高度500公里,相当于一个半径 6900公里的球 假设一共一万颗卫星,每颗卫星平均占 4x3.14159x6900x6900/10000 = 60000 平方公里

用户体验

雪球某加拿大用户的反馈:

Starlink 使用一个月,开始扣费了,每个月100多刀,现在已经是我家里的主力上网线路,地面原有的线路也将继续保留作为备用。

总体而言,目前性价比肯定比地面线路低(每月几十刀),稳定性方面,也不如地面的,通过Starlink网络视频、电话的时候,偶尔遇到卡顿的情况,在线观看影视剧则没有任何影响,观看Youtube 直播也没有感觉到卡顿现象。

前段时间经历过大风、暴雨,没有明显的影响(记录显示24小时有累计一两分钟失去与卫星联系)

(数据主要来自Wiki和Google)